新课标培训小结
2013年4月25、26日有幸参加了在镇江市举办《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苏少版中小学音乐教材培训者培训活动。这次的培训活动对每位与会教师来说都是一场丰富的“艺术大餐”。观看名师讲座、进行教师论坛,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使我体会到,新课标”的实施开展,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亦如百花齐放。“新课标”的实施确实是给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培训活动邀请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之一王安国教授和著名音乐教育专家、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斌教授分别为我们做了《音乐课程新课标解读》及《教师、教材、教学》的专题讲座。
王安国教授着重对修订的新课标有什么改变,又变了什么做具体细致的对比解释,让我认识到了新课标的思想精髓:进一步突出“育人”功能;完善课程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的性质;调整课音乐课程的五个基本理念;充实改写了音乐课程“总目标”……。王安国教授还通过现场与老师们的互动交流,用简单又充满变化的小合唱片段使老师们直接感受到合唱教学的魅力。
吴斌教授结合多个鲜活的课例把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做了淋漓尽致的分析。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音乐教师这个职业的剖析,音乐教师是教音乐的老师,而不是教音乐专业类的教师。音乐是领域,是学科。音乐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六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是对音乐要素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更多重视的不是声音,而是对音乐的表现力。让我深刻的理解体验情感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名师课堂,在本次活动中凸显出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四节风格迥异的音乐课,让我领略名师风采,她们扎实的基本功和课堂内收放自如的教学功底着实让我敬佩。课堂内一次又一次的精彩片段,显示出特级教师敏锐的教学机智。她们放低门槛,唤起孩子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真正让学生融入到音乐的学习中,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省教研室 戴海云老师对苏少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修订版)做了教材分析讲座。通过布置“任务”—各个市选择其中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说课或者教学片断的演示这样的形式,对改版后的一年级教材各单元有一个全面又清晰的认识。短短的两天时间让我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坚定音乐育人的教育功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体验。
通过培训,深刻体会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果我们仍抱着吃老本的心理来组织教学,那将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创造出更为新颖的课型和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向书本学习,向专家领导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大胆改革大胆实验,不被传统所束缚,不断总结成败得失,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2013年4月
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