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听课培训日记
有一种课是视听盛宴
有一种课是视听盛宴
这么多天的听课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朗读,每一节课中的朗读教学,是用声音在传递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对于我们听课者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余音绕梁的享受。
那朗读声还久久回荡在耳边,《月迹》老师的平实细致的示范、《紫藤萝瀑布》老师的激情慷慨朗诵、《再别康桥》老师的深沉细腻诠释,《变色龙》老师曼妙的变脸式朗读、《石榴》中学生雄壮有力的朗读……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精彩,怦然心动,妙不可言,羡慕赞叹。特别是《马说》中一段朗读,老师将延续的短句比作小锤连续敲击,大锤比作一锤定音。师示范手指敲击,继而带领学生一起敲击朗读,刹那间,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激荡敲击着在座听课老师的心灵。
其实自己一直也明白,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文字知识的积累、句子含义的理解分析和答题技巧的提高,课堂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寻求情感的丰盈、心灵的充实和精神的满足。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很多时候为了一个个所谓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有一种课叫相识相知
许艳老师,课堂上她“大气而细腻、质朴而丰富、干净而睿智”的教学风格让我学到很多,心生崇拜之情。课堂中,许艳老师语言精练洒脱麻利,毫不拖泥带水,避免挤占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同时响亮、饱含感情的语言和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慷慨激昂的语调让教学不再平淡,给课堂添波助澜。导入用的韩愈的《榴花》在课尾继而有效利用,二度开发,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国家,彰显大写的自我,价值观巧妙地渗透,让学生阐发出更深入的感悟和思考。
有一种课是共话成长
二天的听课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过渡语言、追问语言、文本研读、朗读指导等等,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智慧教师的魅力,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课堂驾驭能力,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爱上纯美厚实的语文。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需要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使之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和腾飞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