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张祖国 2013.3.15
2013年3月15日,我校物理组的五位老师到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参加了区教研室主办的为时一天的培训,培训围绕两个主题:一是“新课程标准”,二是“优化课堂教学”。上午听了殷老师的“新课程标准”培训报告后,分片进行了学习体会交流,下午观摩了一节课堂教学实录后,撰写了评课报告。培训给自己的触动很大!
关于“优化课堂教学”,殷老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应用教学手段”、“注重信息反馈,实施有效教学”、“及时总结反思,提升学生能力”、“管理增效”、“趣味性和新颖性增强互动效果”等方面作了论述,言语间处处透露出“优化”的理念,我感受到:“优化”是教学理念的要求,是教学研究的方向,是教学增效的行动指南!
在分片讨论交流中,自己与许多老师一样,思考着实验教学的优化。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依托。实验探究学习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对学生科学素质的要求是隐性的,也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要求兼具整体性。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良倾向,所以,教学实施需要不断反思、改进、创新,努力发挥其教学效能!
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操作技能、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分析能力、实验误差分析等,这些都是实验教学中涉及到的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要素,达到要求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让学生多次经历,有体验积累过程。所以,教学中需要教师把握实验教学的契机,营造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尝试让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可以使学生明白实验教学的总体要求;而达到这个总体要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地引导和期待,关键就在于教师要怀揣着实验教学的素质性目标,循循善诱,做好学生技能发展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