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日记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成英
3月18日下午,我前往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参加了“武进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修订版课标培训”活动,从中收获了很多。
培训活动分两段进行。首先是听课,内容分别是一年级的《眼睛与耳朵的诉说》中的第一板块和三年级的《我们共同的家》。
一年级的一课由鸣凰中心小学的杨静玉老师执教。杨老师是区品德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经常代表区参加市级、省级的品德教学大赛。今天带来的这一课,着实令与会者受益匪浅。杨老师牢牢把握住教学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认识眼睛的作用,懂得保护眼睛。对于这课,感受最受的有两点。一是教学始终根植于儿童的生活。二是注重儿童在活动中的体验。如课前去调查一下各年级的近视学生有多少,课上来交流,并有所发现。再如采访身边的一位一年级的近视眼老师,现身说法揭示近视眼的苦恼。又如懂得保护眼睛的方法之一就是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做好一节眼保健操,切实指导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杨老师就是这样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三年级的一课由奔牛实验小学的潘虹老师执教。潘老师是近年来行走在品德学科研究之路上的后起之秀。这是我听她上的第二次公开课。初生牛犊不怕虎,潘老师大胆、高效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她的课堂让我认识到了品德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要以学生的活动为链接点,要以情感的激发为归结点。
培训活动的第二段内容便是区教研室的巢老师引领解读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她解读了“怎样理解‘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这个问题。阐述了活动的重要性,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指导等一系列课题。还特别指出了新课标作出的相应调整。
本次培训活动令我今后的品德教学研究工作更加具有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