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一样的课堂
伍晓英
上周四,我和朱丽洁去参加了《新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培训。这次培训与以往不同,从六节公开课说起,分别由六位教师做了讲座,我们学校的朱丽洁老师也是这六位中的人员。这六位教师,年轻、睿智、有思想,听他们的讲座,一个深切的体会,他们是一群且行且思的人,正因为思考,创新,才让他们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才让他们的课堂呈现别具一格的美。
黄俊老师,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面对难懂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样难教的课文,在他聪慧的做法下,变得很容易了。他突破原有的教条似的教法,大胆改变课文,采用填空式教学,为学生的轻松掌握铺就了一条路,“深文浅教”,为生着想的过程,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娓娓道来的诉说,让我们看到一个为教学呕心沥血的行走在教育前沿的人。
张丽娜,一个很有个性的老师,多年前的听课印象还未挥去,今天,依然独特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父母的心》,她认为“重量级单元:亲情向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单元主题极有分量。 重量级作家:川端康成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可“读完文章后的味同嚼蜡感却令我纠结。文章无法先打动我,我又如何能引导学生深入它?”,正是这样的纠结,才让她的设计,让我们始料未及,完全打破传统,另辟奇径,大胆的从学生的阅读错误中,同事的阅读体会中切入文本,理解文本,走进父母的心。把一篇看似重复、没啥新意的文章,教的如此多彩多姿,实属不易。
XXX,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才一年多的后生,居然也能把《天上的街市》上的如此之美,一读、再读、三读,不同的感悟,在他的读书声中层层剥开,感悟诗人的理想和一颗彷徨的心。他说“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正是这样一位教师,一年多的教学时间,就让他脱颖而出。
------------------
每一个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但不变的是他们对教材的专研,对教学的思考,他们不依样画葫芦,每一篇文章,在他们的手上,因为有了思考,才呈现出不曾有过的美。
多年的教材,未曾改变,让很多老师感慨,一样的教材,教了一年又一年,毫无新意,于是职业倦怠感油然而生,埋怨教材不与时俱进,埋怨学生在课堂上毫无生机,于是,唱着昨天的歌,重复着一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慢慢人就如同退化的、老朽的机器,吱吱呀呀,只唱着昨天的歌。
今天,听了这六位老师的讲座,似乎春风拂面,看到一丝绿芽正破土而出,它带来的必将是“春满园”的欣喜。
做个有思考的人,让教学的春天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