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研修>>文章阅读
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学习新课标、新教材
发布时间:2013-03-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梅英媛
 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学习新课标、新教材

梅英媛

虽然说早在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地课标和教材就都已经发生变动,且自己也已经自发地认真学习新课标,研读新教材,在平时的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教学,但总感觉不足之处较多,因此对于有针对性的教材培训仍是期盼不已。37日,终于有幸参加了区里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活动。

上午观摩了由星辰实验学校袁翠莺、刘海粟小学俞小燕和湖塘实验小学徐维缓三位老师上的一年级数学课。袁老师的《认识100以内的数》带领学生在观察、操作、数数的活动过程中认识100以内的数,充分关注了新课标提出的关键词“数感”,环节细腻、课堂精致,;俞老师的《100以内的加、减法》重视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情境与训练的有机结合,抓住了新课标的另一关键词“算理”,全课扎实而有效;徐老师的《元、角、分》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激发思维,获得新知,整堂课灵动而自然。尤其是徐老师的《元、角、分》一课,上学期我也曾上过,和自己上学期的课堂比较,发现新教材进一步简化了人民币的学习:省略了贰角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换算人民币地难度,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换币游戏的兴趣。三节课充分体现了三位老师独到的教材把握能力和高超的课堂组织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我本学期在认数、计算、概念这三方面如何进一步扎实教学的思考。

下午,聆听了教研室马伟中校长《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马校长首先围绕新课标就“为什么要研读、研读什么、怎样研读”三个问题作了精彩阐述,不仅对新课标的基本内容作了简要梳理,还就新课标的研读方式提出了个人观点:即对比性研读、关键词研读和案例式研读。尤其是马校长围绕“教学内容的增删与变化”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与呈现”两方面对一年级教材作了具体解读,更是详实地落实到某一页,某一题,采用某一策略…

这一天的活动,既辛苦,又充实,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次课堂研讨,一次课标培训,一次教材分析,更是近距离地让我了解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形态与样式,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深入认识对教材修订、教学要求、内容编排,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新课标。相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中,我会不断内化为自己地行动,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