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青蓝工程总结
教师发展是学生成长的前提,没有教师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学生的素质真正提高。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提高青年教师的素养,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是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2009年,是我校不平凡的一年,我校成功创建市优质学校,并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虽然行政工作很忙,但学校还是十分重视青蓝工程,下面就一年来“青蓝工程”的实施情况作一个小结。
一、精心谋划
本学年度共有6名青年教师参加了“青蓝工程”的师徒结对培训活动。学校给青年教师安排了6名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管理水平较高并且热心青年教师培养的指导教师。如:王瑞瑾师傅,是协作片中心组组长,校教研组长,教学经验丰富,为人真诚,乐于助人。如:师傅陈丽君老师,语文教学功底深厚,教学严谨,是区骨干教师,已经是老师傅了。
二、过程扎实
从实施过程来看,师傅和徒弟都能按照学校统一要求,自觉按照《“青蓝工程”的工作协议》中的要求组织开展活动。老教师指导新教师备课,教他们研究教材的方法,师傅和徒弟相互听课等等。“青蓝工程”的实施使得新、老教师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如:师徒之间开展集体备课,就如何规范课堂教学,如何加强与学生沟通,如何处理教学偶发事件等进行具体指导。师徒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教研活动,如“同课异构、竞赛辅导、优质课竞赛”等。在“青蓝工程”汇报课中,所有教师的汇报课全部合格。下面就汇报课情况总结如下:
优点:1、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结构基本合理。语文学科沈芸教师的探究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课堂驾驭能力大幅提高。3、师生互动和交流较以前明显增多。4、课堂知识讲授脉络清晰、条理清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情况有所提高。5、此次汇报课中,课型丰富,手段多样:有4位教师采用多媒体授课,课件制作合理且运用熟练;4位教师为新授课,2位教师讲授复习课。
但是,通过听课,也发现了一些不足:1、在备课方面,教材、教法关注的较多,但在备学生方面显得准备不足,从而导致授课时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部分课存在“一言堂”现象。2、部分教师教法单一,主要表现为授课时老师讲得过多或讲得不透,学生反应平平。3、青年教师要进一步丰富教学素养,加强教育理论及课改理念的学习,表现在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回答和讨论,往往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最后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三、成绩显著
一年来,教师不但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教学科研、教学竞赛中也有了显著提升。师傅陈丽君,不但自己获得武进区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她的徒弟沈芸老师参加武进区综合实践基本功竞赛,以出色的水平获得武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是她首次在区级竞赛中脱颖而出。师傅王瑞瑾老师,不但自己获得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六届全民健身节先进个人和市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个人,他的徒弟黄健老师也进步很大,将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基本功竞赛。徒弟王煜洁在武进区第五轮送教下乡活动中,表现出色,被评为区优秀学员。吕倩、沈芸等老师的课件制作,在武进区课件制作中均被评为一等奖。潘海波、王煜洁获得区二等奖。徒弟承薇在第三届少先队五彩杯小课题评比中获得区三等奖。师傅常晓东老师推荐为常州市减负增效优秀教师。师傅黄彩芬获得区四好少年章设计优秀教师。
“青蓝工程”是一项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青年教师继续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教师,并向优秀和卓越奋斗。指导教师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指明方向,为我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良好基础。
武进区东青实验学校 教务处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