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研修>>文章阅读
在磨合、切磋和交流中求发展
发布时间:2012-01-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军华
在磨合、切磋和交流中求发展

—(公办)初中联合校本教研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东青实验学校            江惠珍

1223接到学校通知:明天魏村中学活动让我也参加。我感到很荣幸,有幸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去学习,让我有了意外的发现,收获多多,至今回味无穷。于是把这次美好的培训学习作为锲机,在磨合、切磋和交流的活动中求发展。展望音乐教学的未来,有颇多的感慨和想法。借此,这笔记录点滴心得,能为后续的再战填石铺路。

24日上午,我们乘大巴车风尘仆仆来到魏村中学,沿着箭头指向直奔求索楼一楼的音乐室。今天的音乐课大比拼是相同的第六单元课题《欧美览胜》;教唱相同的一首俄罗斯歌曲《故乡》且都是借班上课。第一节是湖塘桥实验中学的周玉芬老师上的八(4)班的一堂公开课,第二节是东青实验学校的石思老师上的八(5)班的一堂公开课。两位老师的两堂音乐课下来,深感他们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周老师的授课分:课前练声、演唱《故乡》教学、观赏视屏聆听欣赏四首音乐的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层次分明、条例清楚。语言质朴,课堂气氛尚可。是一堂回归自然的常态课。然而,既然是研究课,我们就必须精益求精。向纵深发展。有不当之处就应恰如其分地提出。例如:聆听歌曲中老师设计两个问题。师提问:注意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师生的互动后,老师特别指出演唱者的音色怎样?是男中音齐唱。对此我产生了质疑,故在听课本上打了个问号,就是有待确认。结果正确答案是男声齐唱。老师接着又问情绪?学生的回答是悲伤的。老师归结是赞美的,听上去是沉重的心情,表达了俄罗斯对家乡的热爱。我的感悟是情绪的答案要给学生准确无误的,小结语言应很好的组织语言等等,还有很多的细节不一一举例了。我对周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这样的:如果教者精心组织语言更精练些;老师提问更专业些;学生情绪再得到充分的调动;注重给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平台,也许教学效果会更佳。

石老师的授课情况是:一上来给学生观看视屏,随着提问的互动和学生的试唱激活了课堂,情绪调动起来了。演唱《故乡》歌曲教学导语亲切自然直接进入意境。不足之处,在初步聆听学生感受后就直接唱谱了。可再次感受体验并说出情绪后再进行识谱教学,则分解练习层层推进,因势利导地各个击破,效果还要好。教者的亮点是情感的处理的非常细腻到位。故我对石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这样的:教者精心设计教案,以饱满的热情实实在在教学。不管是演唱教学、情感处理,还是识谱教学,都能体现教者最基本的专业素养。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学生调动较好,唱出了真实的水平,课堂气氛活跃,演唱效果好。石老师能上的这么好,与前几次和艺术组成员一起的磨合、切磋交流分不开的。她自身专业的发展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更改的不断磨合中快速地成长起来的。

来自好几所学校来交流的同行们在热烈的发言着……常州市教研员方建兴作最后客观公正的点评总结,既肯定了两位老师把歌曲教学作为重点。借班老师的预设和学生不配合不太吻合是正常的。他说:石思老师语言表达专业,技能也能体现。关注问题是导入。导入什么?激活学生已有经验。欧美览胜的二课时怎样过渡;前面的《亚非拉掠影》;《孤独的牧羊人》的导入都是不错的。就是约德尔唱法——是欧洲的……奇葩?不够准确。两位老师歌唱教学都把握的较好,通过歌唱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思考:达到能够唱好是最基本的东西,视觉音高达不到时靠听觉。如;135,老师也应唱准音高,让学生听辨得出来。歌唱教学,给学生建立起音高概念。填歌词要带着学生唱,给今天的音乐学习是有好处的。周老师歌唱《桑塔露琪亚》时要关注声部,欧洲是多声部。富有那个时代元素的经典之作,而不是富于时代性。存在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或节奏有什么特点?课结合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总的说有三点:(1)导入要符合学科特点。(2)歌唱教学要把基础打扎实。(3)老师要注意自身技能知识面的提高。希望回去思考。音乐权威人士的一番点评,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更给了我怎样做真实的教学研究有了莫大的启发,也让我长进了许多。促我只有常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发现,才能在切磋交流中发展的更快更高!

                                  2011122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