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参加研讨会的心得体会
刘依依
9月22日,我在湖塘桥实验小学参加了武进区小学科学探究技能训练单元教学专题研讨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武进区的科学教研活动,这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深深地领略到了科学教研活动开展的真实性、扎实性、务实性,从中受益很多。
上午9点开始,老师们认真观摩了龚丽娜老师的《解释》和徐小军老师的《建立模型》这两节课。听完两节课后,老师们都很积极,中午才刚吃过饭就开始针对这2节课进行了研讨。研讨会的氛围很热烈,老师们以片为单位积极发言,真实地说出对这2节课的看法,对讲课教师课程设置上的良苦用心,教师讲课的高超技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定位、切入,进行了全方位的感知,同时也对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应当改进之处进行了探讨。通过研讨这2节课的优缺点,使我对科学课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科学过程,怎样进行探究活动有了全新的体会,让我们更接近实际地走进科学课堂教学。
按从事科学课教学的时间来说我是一名新手,一开始面对科学教材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从这一次的听评课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我在思考这2节课的优缺点时,也在反问自己,如果自己执教这节课,他们的优点我能做到么?他们的缺点我能避免么?我们不可能把一节课上的尽善尽美,但我们反思他人的课堂教学,能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尽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在大会的最后,曹老师对此次研讨会做了精彩的点评。针对技能训练单元,她提出,要以基于默会,基于显性,基于训练3点为原则进行备课。同时要了解每一项探究技能训练的含义,会提炼每一项技能的程序化的操作步骤。比如说龚老师的《解释》这节课,就可以提炼成:认真开展观察,搜集证据,积极思维做出解释,不断修正完善解释。而徐老师的《建立模型》这节课则可以提炼成:分析问题,搜集数据,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建立初步的模型或修改模型,用模型来解释。更要指导学生训练,逐步习得并促进学生内化,最终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
上午9点开始,老师们认真观摩了龚丽娜老师的《解释》和徐小军老师的《建立模型》这两节课。听完两节课后,老师们都很积极,中午才刚吃过饭就开始针对这2节课进行了研讨。研讨会的氛围很热烈,老师们以片为单位积极发言,真实地说出对这2节课的看法,对讲课教师课程设置上的良苦用心,教师讲课的高超技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定位、切入,进行了全方位的感知,同时也对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应当改进之处进行了探讨。通过研讨这2节课的优缺点,使我对科学课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科学过程,怎样进行探究活动有了全新的体会,让我们更接近实际地走进科学课堂教学。
按从事科学课教学的时间来说我是一名新手,一开始面对科学教材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从这一次的听评课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我在思考这2节课的优缺点时,也在反问自己,如果自己执教这节课,他们的优点我能做到么?他们的缺点我能避免么?我们不可能把一节课上的尽善尽美,但我们反思他人的课堂教学,能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尽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在大会的最后,曹老师对此次研讨会做了精彩的点评。针对技能训练单元,她提出,要以基于默会,基于显性,基于训练3点为原则进行备课。同时要了解每一项探究技能训练的含义,会提炼每一项技能的程序化的操作步骤。比如说龚老师的《解释》这节课,就可以提炼成:认真开展观察,搜集证据,积极思维做出解释,不断修正完善解释。而徐老师的《建立模型》这节课则可以提炼成:分析问题,搜集数据,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建立初步的模型或修改模型,用模型来解释。更要指导学生训练,逐步习得并促进学生内化,最终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
同时,就技能训练单元,曹老师也提出了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是这类课要上到什么程度。这个单元是显性化单元,就要知道学生明白概念的含义。其次是要把教学重点放到显性化单元的显性上,更要让学生跳出具体的显性,帮助学生抽象和概括的操作流程。再次,教学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上课做出细微的改动。最后,虽然显性化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但是可以把显性化单元给贯穿到整个教材中去,或者可以放在第一单元讲解,随后的课中就可以穿插着进行讲解了。
总之,这次研讨会给老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到会的全体科学教师提供了互动学习的机会。这次研讨会让我接受了新理念的洗礼,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争取能尽快的胜任科学课教学工作。
总之,这次研讨会给老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到会的全体科学教师提供了互动学习的机会。这次研讨会让我接受了新理念的洗礼,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争取能尽快的胜任科学课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