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研修>>文章阅读
今天,我们怎样做校本研修
发布时间:2011-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军华
今天,我们怎样做校本研修
姚军华
2011718参加了区教育局举办的主题为“武进区中小学校本培训专题研修”的培训活动,在清英外国语学校的大礼堂聆听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师大吴志宏教授的讲座,感悟颇丰,愿将收获分享如下:
一、什么是校本研修
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研究,即在学校发生的,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为研究主体的教学研究活动。
目前,虽然每所学校都在搞校本研修,但校本研修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有三:
1、到处去拜名校,观摩公开课,根基浮浅,机械模仿,做的是人家的教研,未立足学校;
2、重心偏离,过于追求时尚,解决的是专家的问题,未立足于国家课程;
3、听报告、作论坛,少数骨干起劲,广大教师被动,得不到直接感受和体验,未立足于最需要提高的普通老师。
要使校本研修真正达到实效,应当做到四个“四到”,即回到学校、回到常态课、回到国家课程、回到普通教师,也就是说要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
好的校本研修的特征是:研修要立足学校、要以国家课程校本化为重心、要以日常教学问题为抓手、要以广大教师为主体。
二、为什么要提倡校本研修
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其著作中都有论述,如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日本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等,他们都大力提倡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有利于形成并最终提炼出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教改模式。
最好的校本研修是专业引领下的课例研究,基本过程为: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其中,经验、自我研究、同伴批评和自我反思是课例研究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校本研修的三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交流、专家引领。
三、怎样进行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基本程序为: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行动、反思、再行动、解决问题。
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有很多,其中值得推荐的方式有:工作坊、微技能研究、教学视频分析、听评课,同课异构、专家微型讲座、写反思文章、名师工作室等。
众多方式中我感到“工作坊和微技能研究”值得我们去实践、摸索。
工作坊:是以一名在学科领域富有经验的专家或教师为核心,10~20名左右的教师的小团体,在主持人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观摩视频、讨论等多种形式,共同探讨某个教学问题,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工作坊的过程可分为五种:
1、备课——视频观摩——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点评归纳——反思文章;
2、说课——上课——讨论——观摩视频——讨论——点评——反思文章;
3、上课——名师课例视频——讨论——中心发言——点评;
4、提出问题——名师赏析——小组讨论——点评归纳——反思文章;
5、同课异构——讨论——视频分析——点评归纳
工作坊的主题有很多,如:名师课例研究、大师学科教育思想研究、教学教程研究、教学模式研究、主题课例研究、国际课例比较研究等。
微技能研究: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它的操作途径是:从单一问题着眼、从不顺手处入手、从细微之地突破、从错误当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
微技能研究就注意:题目宜小不宜大、时间宜短不宜长,要紧扣教学实际问题,要有过程跟进和引领。
当然,不管哪种形式的校本研修,重在要去做!
201171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