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太湖之行
刘晓东
七月,我再次踏上了江苏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培训之路,对本次的培训有似曾相似的感觉,虽然本次培训地点不同,环境不同,内容不同,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心情是相同的。
回味为期七天的学习生活,但在风光美丽的西太湖边的明都酒店学习,虽然辛苦但也不会觉得累,更多的是感到充实,本次培训组织严密,安排合理,内容充实。机会难得,因为很少有人会自觉地在这酷暑中沉静下来聆听专家讲座、研读教材、观摩教学、准备教案……仔细品味这杯淡淡的清茶,其中滋味无穷无尽。
本次培训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第三年,是前两次的延伸和继续,这样的培训我能参加两次真的是很荣幸,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牛年级教材的培训、分析中考英语试卷、针对九年级的听力和口语对老师进行指导,本次的培训后有几点收获颇多:
一、更新教学理念
学生学好英语要有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和巧妙的方法,而他们往往又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的关键还是靠教师。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倍感责任之重大,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那么,如何切实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我想落脚点应该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而要想上好课,首先应该备好课,英语教师课前准备的量很大,特别是到了九年级,马上要面临中考,教师要应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世上最难的事,我想也是我们教师应始终把握好的难关。
二、提升教学素养
通过对《牛津初中英语》9A和9B教材的再次解读,使我对其体系、结构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还有湖塘实验的严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怎样做好阅读理解的专题;二十四中的蒋老师为我们分析了2010年的常州市的中考试卷;外国语学校的两位李老师又在写作和听力方面为我们做了指导。她们的做法真是让我们折服,她们的独到的见解让我们信服,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让我感受到我要走额路还很长很长,我想我会努力实践名师的教学艺术,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浇灌教学的沃土。
三、根植教学实践
专家们丰富的教学经验(精彩的讲座),教师们生动的教学场面(优质的录像课)和直观的观摩活动(互动的现场课)都为我们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素材,特别是本次的最大特色——现场说课比赛,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年轻教师的脱颖而出。我们先在自己班级进行赛课,然后推荐出代表进行全范围比赛,我也代表我们小组进行了说课比赛,我只是把上次我参加区说课的稿件进行了修改再加工,然后本次比赛的要求都是纯英语说课,所以和别人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啊,特别特服的是年轻教师的素质好,胆量大,想法新。我将把此次省级培训的主要精神以及自己的诸多收获都带回学校,在即将迎来的新学期里,组织青年教师一起认真学习,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发挥辐射作用、
四、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被提上日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重视。在一周的培训活动中,我们与专家、名师、同仁齐聚一堂,引发了不少共鸣,共同体会教学之艰辛。的确,英语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不息。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总结、推广,步步为营,扎实工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铺平道路,同时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在美丽的西太湖边留下了我深深的足迹,我在此捡到了“珍珠”,我将带着它继续走在英语教学的路上,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惟有一如既往地注重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素养,根植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实效,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