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每天一定要留时间给这堂课”
陈丽君
今天,教研室张立成校长与特级教师贺建英前来“传经送宝”,因为我校的沈芸老师将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的优质课评比,意义非凡。
我们语文组在聆听了沈芸老师的课后,集思广益,对课堂精雕细琢出谋划策。但我们的视野毕竟狭窄,特级教师贺建英用自己参赛的经历来告诉我们“上好一堂课,每天一定要留时间给这堂课,不管有多忙,要记住自己的使命。”“灵感到来需要时机成熟。……”这些震耳发聩的话语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由想到吴仪说的好:“人前的风光是用人后的艰辛换来的。”我仰慕贺特的风范,然而,我更需知道人后的努力。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为评优课,只为每一天的常态课,我要问自己:“你今天留时间给这堂课了吗?”
10月2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学生是可爱的,是可塑的
陈丽君
沈芸送教下乡,我既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又要把握学习机会。
走进学校,静悄悄的,我以为学生还没来,校长热情接待我们,才发现学生已经在食堂就餐,听老师讲,这里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子弟工的孩子,成绩差强人意。但听课中,学生们踊跃参与,课间礼貌招呼,我觉得学生是可爱的,是可塑的。
面临着生源严峻这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我们的哀怨于事无补,改变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行走方式,才能风生水起。
12月16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同体异构 爱你没商量
陈丽君
横林中学举行“同体异构”语文教学,而且是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带着那份希冀,带着那份学习,我们一行四人踏上了横林之路。
特级教师贺建英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时不为介绍而介绍,为解读文章的主旨而适时呈现,显得浑然天成,在诗歌教学中紧紧扣住“读”的层次,朴实中显功底。
不由得想到我们学校的“同体异构”。“同体异构”作为教研活动逐层推进,开始时是同一年级教师就同一课题同台竞技,而后是初中部语文教师就课外的同一文章同台竞技。刚开始,我们抗拒,我们害怕,但“逼一逼”,我们各显神通,我们不再怯懦,我们由依靠教参,逐步走到课外,我们没有教参,但我们每个人储存着自己的教参。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一环节原来可以这么设计,这个重点原来可以这么突破,这个难点怎么这个情境就解决了……我们的潜能得到了激发,我们不再滞足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机械延续,决不拘泥于前人引领的驾轻就熟的行走路径,也决不会在攀登上一个峰顶后便陶醉于眼前铺成的风光无限而裹足不前,我们的思想深处,永远都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这就是最好的路径吗?
12月2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几多积累 几多运用
陈丽君
学校承担七年级语文教学对外观摩活动,朱丽洁与胡志英老师借班上课,课前我们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课堂上,师生对话精彩连连,听课老师边听边翘起大拇指,我不亦乐乎,看着这群自己的孩子,只感到付出是值得的,特别是听到他们四字短语,名言警句脱口成章时,我感到很欣慰——积累还是有用的。
不过,我一直感到如何让学生学会“积累与运用”很苦恼,我的推荐是有限的,而如何让学生主动积累则深感疲惫。
沈芸老师的建议让我豁然开朗,在每新课之前推荐相关名言,这样的积累比我的随意推荐有效得多,学生在加深文本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知识,可谓一石二鸟。
几多积累,几多运用?需要坚持。
12月23日 星期四 天气晴
花园中学
陈丽君
花园中学,听了两节语文课,教师的尊重学生,不急不躁,点评机智让我深深汗颜。
让我羡慕不已的是他们学校的校本课程——中餐、西餐,当喝着学生端来的咖啡,闻着那香味,吃着学生自制的汉堡,狼吞虎咽地吞下那热腾腾的饺子时,我想,学生能在学习书本之余进入厨房,动动手,休息休息大脑,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的学生都能这样,学习就不那么枯燥了吧!
收获多多,满载而归。下次我还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