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日记——对分层教学的思考
东青实验学校 许丽金
今天我有幸到花园初中去听到分层教学的研讨课,其中课堂上实行了教学目标的分层。A、B班的教学目标不同:(1)A班学生应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B班学生能理解课本例题,做一些简单的新题,能模仿课本例题,做好课本配置的练习题。(2)对A班学生着重提高其思维品质,对B班学生着眼于使用知识的培养,立足对知识掌握和记忆。(3)A班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B班学生应做到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应对数学学习减少恐惧,肯记肯做,做到记忆好定义、公理、公式和使用它们的方法。根据以上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A班学生是深化熟练大纲的教学要求,B班学生应是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
2、教学内容分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整合,注意内容的难度和坡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A、B班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A班着重于提高,B班着重于理解和模仿。A班学生由于能较快地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能有较多的时间用于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拓宽知识面;B班的教学则以教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
3.作业分层:老师从一开始就清楚作业不能一刀切,为学生提供几套不同层次的作业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中下生独立完成作业;有利于减少照抄作业这一不良现象。为此我以书本上的A、B两组作业题为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选取一部分作为课堂练习。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布置基础题、提高题和思考题。其中基础题、提高题作为当天的作业。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做。而思考题主要作为课后的讨论题,在部分学生完成后,采取部分辅导适当点拨的方式来完成。对于A层次的学生应该加大训练量,争取每日都有相应教学内容的提高题;在B班布置作业时,则掌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兴趣、夯实基础的原则;布置的作业数量就较少而且难度是较低的,但B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通过一次的作业练习就悟通、理解,还应有一个重复再练的过程。在初二第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如何对各层次的学生配置适应的练习,使到他们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缺针对性。
本人对分层教学的思考:
1、 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和需完善的地方
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首先就是课堂教学上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而具体到每节课怎样安排,怎样组织则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五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设问、精心设计练习、精心研究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检测题目。要求老师在教学形式上要不断充实和改变提高,力求适应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五个精心,除了要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之外,就是要加强自身的再学习,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进行老师们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与评价,即要进行互相之间的听课、评课,做到优良教法的自觉良性流动,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其次是以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有所区别,对于B层次的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对A层次的学生所取得进步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多些实施“成功”教育,把学习的欢快愉悦还给学生,那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教学的质量就有保证了。
分层教学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优化。要真正做到变教书为育人,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的说理、动员的能力更强,要真心关爱他们的成长,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要更花老师的心血,而这方面是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努力的。成功的教学不在于教师的授予和学生的接受,而在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教其自学,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一句话,教师做主导,学生做主体,训练做主线。
除此之外,如何分层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