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有效的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提问的有效性?怎样的有效提问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并让其参与其中呢?
一、有效的提问应该是情境化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很难相象,当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时候,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而英语的书本知识是静态的,甚至是枯燥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这节课就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导入新授单词,在不知不觉中扫除学生学习阅读碰到生词的障碍,大量的图片,尤其是路线图,让学生一目了然,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情境化,在老师不时地设问后,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顺利应答。
二、有效的提问一定是有针对性的。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即不能太难或太易,问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本节课朱老师在帮学生排除了词汇困难之后,让学生先Skimming(略读文章)时,给出了相对难度不大的3个问题。1.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story?
2.Who are they ? 3.Do the twins 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让学生先了解大概,容易回答出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设难度大的问题难住学生,这样学生才有继续学下去的积极性。在Extend understanding(拓展理解)之后,开始提了难度大些的问题,如Who are in police uniform? Why are they in police uniform? 这样处理问题,让学生积极动脑想到答案。(这问题书本没有现成的答案)通过学生理解之后应答,最后老师再给出自己的答案,They don’t want others to know they are robbers.在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又紧扣所学内容,设计了3个问题:1.How do the twins feel when they see the robbers in the police station? 2.Why does the policeman stop the robbers and take them to the police station? 3.Does the policeman know the three men are robbers at first?这样设问,层层递进,符合教学规律,在设计提问时经常变换手法,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更好拓展学生思维,并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使问题具有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问题答案不要太单一,二是问题答案不要太小,上述无论哪一种肯定情况,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学完这篇阅读课文之后老师设计的Extend thinking (拓展思考):If a robber follows you on your way home at night,what will you do?(在晚上如果一个强盗在你回家的路上跟着你,你将怎么办?)这个问题设计的特别好,和生命教育联系在了一起,联系了实际生活,创设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设计碰到这样的危险,可以有哪些自救的办法。通过同学们各抒己见的看法,每个同学在有自己的看法之后,也分享了别人自救的办法。
四、有效的评价是有效提问的保障。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评价分两种:一种是肯定性的、激励性的;一种是否定性的。对回答正确又有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当然应该充分肯定,还应给予必要的赞扬。赞扬的语言应该是多样化的。而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同学,老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在不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应明确指出其错误,并进一步启发这些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再次回答的勇气。教师应注意将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注意方法和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朱老师在这节课上赞扬学生,鼓励学生达到37.5%,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1、提问要做到面向全班,方式多样化,尽可能让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回答问题,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在课堂的活动中,并踊跃回答问题,才有可能进步。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也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作出正确的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缺欠的认知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的每一句问话,教师都伴随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应做到:以表扬为主,鼓励求疑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学生并积极评价。
我们在研究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提问艺术时,达到以下共识:
(1)课堂提问目的性要强。
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带有典型性,紧紧围绕课堂和文本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教师课堂提问说话要简练,要有可行性。
老师在课堂中提问题语言不能太繁杂,问题不能太细碎,这样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3)提问要注意面向全体,体现广泛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才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学习,且兴趣浓厚。
(4)有效提问的意义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学生方面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二是从教师方面看,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有效提问的特征有:要把握所提问题的难度水平,要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要学会控制等待时间,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