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研修>>文章阅读
走进经典,品味经典
发布时间:2010-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承微
   

走进经典,品味经典

                                             东青实验学校   承微

又一次来到了古都南京,走进高等学府东南大学,一种古朴的气息迎面扑来,参天的梧桐树,灰色的建筑物,三三两两的学生人群,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气息!是的,这次我们是来感受名师风采,聆听专家指导,促进自己成长的!

三天的课程会务组安排的很满,每个半天都有3节以上的课和报告,虽然觉得时间安排的很紧,但,三天过后,我发现自己的心变的满满的,带着别样的充实!名师们精心的教学设计,炉火纯青的课堂驾驭能力,让整个课堂充满和谐、灵动与智慧!

比如,周老师的神话故事以“说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为主线,让学生将文本转化成自己的积累,既学习了课文,又拓宽了视野。再有林莘老师以富有激情的语言进行层层引导,简单的表达却带给人无穷的感动,让孩子在表演中读,在震撼中读,在意境中读,在感受中读,在体验中读……不同的情景下,读出了不同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个性。她说:“老师要有两只眼,一只得文,看文本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另一只得意,看语言、表达的方式、写作方法,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去看文章。”

结合名师的课堂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两点想法:

一、     快乐的课堂,让我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曾几何时,觉得自己的语文课总是少了那么点东西,是什么呢?学生和老师都被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牢牢地套住了,课堂上少了一份欢声笑语。听了陈金才老师执教的《祖父的园子》以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由的欢畅,快乐的涌动…..最让我佩服的是陈老师的课堂结构,朗读,说话,写作三个板块相辅相成,构思巧妙!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调皮,祖父的慈爱,园子里所有生物的快乐;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学生身份发生了转变,从人转化为园子里快乐的蝴蝶、蜜蜂、黄瓜……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学生明白了寄情于物的写作方式,尝试自己学习那样的写作方式!整堂可,孩子的读、写、说都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的,因此,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

二、     不同的教学设计,让我尝试要不断超越自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教材不同的理解,就会引申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同题异构,在平时的活动中叶经常会出现,可是一个人的同题异构,却让我感到十分的惊讶和神奇!王老师的两堂课,一堂是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取向重文本的理解、感悟、积累,另一堂课是以培养写作能力为取向,重言语形式的理解、感悟和运用!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教者从不同的角度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其中的精彩自然不少,但是真正让我佩服的还是王老师的这种做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同题异构的典范,为活跃小语课堂开创了一个新天地!现在的我们,对教材的解读似乎太过简单,对于教学的方法也太过依赖于教参,缺乏自己的思考。如果只是参考别人的教学方法,没有自己创新的思路,那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成长起来,永远只能躲在别人的身后!王老师教给我的更是对自己思想上的一次洗礼!不要害怕尝试,哪怕只是一个人的战争,经历过,才会有成长!

 听课时,我把自己当成是学生,我会愿意跟着老师一起思考,一起交流,一起畅想,这样的课堂,连我都愿意听,怎么会有孩子不愿意听呢?我很崇拜那些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课堂,那将是我自己的追求,要让我的学生也都愿意来听我的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