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研修>>文章阅读
培训日记
发布时间:2009-1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吕倩

培训日记

1210号,我去参加了常州市举办的初中美术教学观摩活动。常老师的课无疑是一堂好课,其中学生展示时,当堂就有好多老师拍下了学生的作品,由此可见,这堂课的精彩。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知识如何讲清楚,技能如何传播给学生,但是新课改之后,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学生学,常老师的这节课正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她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面具的制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观察已制作好的面具采用了哪些方法,这样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讲,并且在面具的制作过程中,启示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课在最后得到了深化和提高,所以出现了刚开始说的那一幕,好多老师情不自禁拍下了最后作品展示那一环节。

老师在课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效的开展教学,但是到学生作业时,因为是合作,所以有的老师在评课时说到了“乱”,当时引起了在场好多老师的争议,也说到了好多老师的心声,包括我。通常美术课堂只要涉及到合作完成的作业,课堂上就会吵闹,然后领导走过教室的时候就会说课堂纪律不好,教师的调控能力不好等等。。。今天,就这个“乱”也讨论了一番,新课改要求要让死气沉沉的课堂活起来,但是这个活到底是怎么活,当时说到一句话“乱其实是反映学生的一种快乐的情绪”我觉得很有道理。只有当学生投入了,兴奋了,才会“乱”起来。学生因为是合作,合作就不是一个人完成,合作的人多了,声音自然就大了,再加上学生快乐的情绪,自然就“乱”了,美术学科有着自己特点,不能要求美术课能像语文、数学课那样“规规矩矩”,当然也不能很“放肆”,所以怎样才能使美术课“乱”的好,还是值得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

最后,常老师通过面具进行德育教育,做到了人文性的感染,使课得到了升华,在常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很多,同时对比自己,还有好多问题值得思考。

                                                               吕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