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文章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饮食的变化问题调查》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09-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牟志刚

一、活动总目标

1、认知目标

1)从现象、原因、影响等三个方面基本认识改革开放三十年饮食的变化。

2)知道调查与记录问题的几种常见方法。

2、能力目标

1)会用几种常见的调查与记录方法围绕住房问题开展调查活动。

2)能在发现、分析某个饮食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会写简短关于饮食问题调查报告。

4)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3、情感目标

  1)对调查饮食问题的主题活动主动积极。

  2)敢于同周边的居民围绕饮食问题进行交流,增强自信心。

  3)愿为改善居民饮食问题做点实事。

二、活动的过程

 

第一阶段  选题

1、具体目标:

(1)师生共同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饮食问题调查。

(2)学生自主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

2、课时:2课时,分散使用。

3、活动具体过程

准备:(1)观察生活中的饮食现象。(2)制作情境录像。

第一步  全班选定活动主题

1)让学生介绍自己观察到的饮食现象。

2)放录象创设主题情境。

3)师生共同讨论并确定活动主题。

第二步  小组选定课题

1)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观察饮食中发现的问题:如:健康问题、搭配问题、绿色问题、环保问题、污染问题、隐患问题……

2)指导学生按标准从中选定一个合适的课题。

选题标准:①自己是否有兴趣;②能否调查清楚;③自己希望从中获得哪些发展。

5、教师指导重点

1)在学生选择活动主题时,老师应着力激发学生对饮食住房问题调查的兴趣,使之产生开展此主题活动的欲望,明确此主题活动的基本方向。

2)学生选择探究课题时,老师应着力指导学生明确选择课题标准的具体含义,使之能依据标准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探究的课题。

 

第二阶段  学习调查与记录方法,制订调查方案

1、具体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的调查与记录方法 (2)制订一份简短的调查方案

2、课时:2课时,分散使用

3、场地:教室

4、活动的具体过程

第一步:学习调查与记录方法

调查方法:(1)观察法:眼看、耳听、鼻闻、手触。

          (2)访问:提问、对象、时间、地点、技巧。

          (3)统计:主题、项目、内容、数量。

          (4)取证:

记录方法:(1)笔记本记录;(2)表格记录;(3)摄影;(4)录音;(5)录像。

第二步:学习调查方案的基本要素

(1)时间;(2)地点;(3)调查的主要问题;(4)人员分工;(5)调查的步骤;(6)调查的方法;(7)记录的方法;(8)调查工具准备。

第三步:学生自主组成调查小组

(1)具有相同或相似课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2)每个小组3-5

(3)自主选举一名小组长

(4)在小组长领导下进行人员分工

第四步:小组合作制订调查方案

5、教师指导重点

(1) 对调查与记录方法的学习,是学生在此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教师指导的重点之一。因此,老师应采取“做中学” 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模仿设计观察表、访问表、操作照相机、录音机等调查工具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几种常见的调查与记录方法。

(2) 对撰写调查方案的学习,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调查步骤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各个步骤应具体做些什么事,有些什么要求,应注意些什么。至于调查方案的形式,采用表格式或条款式均可,老师只需作简短说明。

 

第三阶段  实施调查方案

1、具体目标:

1)每个学生经历一次调查过程,运用常见的调查与记录方法完成自己的调查任务。

  (2)每个小组能基本了解某个饮食问题的主要现象,知道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2、课时:2课时,统一安排,集中使用。

 

 

第四阶段  展示、交流调查成果

1、具体目标:

(1)整理好活动中形成的所有资料,进行登记。

(2)完成调查报告。

(3)展示交流调查成果。

2、课时:2课时,分散使用。

3、场地:教室

4、具体活动过程

第一步:整理活动资料

1)将各种调查资料编号。

2)将已编号的调查资料进行登记。

第二步: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的形式:①表格式;②论文式。(教师均作指导,学生任选其一。)

2)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调查的基本情况:调查小组、主题、课题、时间、地点。

    现象:看到的、听到的、原始实证材料。

第五阶段:活动评价—写《收获与反思》

1、具体目标:每位同学写一份《校园周边住房问题调查活动收获与反思》。

2、课时:1课时

3、场地:教室

4、具体过程

第一步:指导学生撰写《收获与反思》

1)活动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主题、指导教师、调员及分工。

2)主要收获:获得的新知识,如对某个饮食问题的认识、了解。如调查和记录的方法;发展的能力,如会写调查报告;增加了哪些方面的情感:如环保意识、自信心、敢于同陌生人交流。

3)反思:自己在调查活动中表现最满意、最成功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出色的表现?自己在调查活动中还有哪些做得不理想?今后怎么改进?

第二步:学生写《收获与反思》

第三步:交流《收获与反思》

第四步:教师点评《收获与反思》

第五步:家长评价《收获与反思》

学生向自己的家长汇报活动情况,交流《收获与反思》,家长评价学生的活动,并在《收获与反思》上写评语。(第五步在课后的家中完成)

5、教师指导重点

1)对活动的基本情况,教师只要指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主题和课题、指导教师、调查小组成员及分工等要素,进行概述即可。

2)对活动的主要收获,教师应围绕认知、能力、情感等三个维度着力指导,使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进行具体、充分的总结、自评。

3)对活动的反思,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思考满意及不足的原因;着力指导学生思考自我改进的意见。

4)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收获与反思》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注重文字的层次要清晰,语句要通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