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文章阅读
关于室内植物装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9-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羌文英

活动主题:室内植物装饰

设计思路

2002520召开的西安首届《家装污染与人体健康》研讨会上,因家庭装修等原因导致四岁的儿子患上白血病的汪晓虹女士悔恨交加,她痛苦地向与会嘉宾呼吁:别让家装污染的悲剧重演,别让发生在我儿子身上的事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

第四军医大学的李瑞珍教授义愤填膺地指出,装修污染毁灭的不仅仅是这一个家庭、一个母亲、一个孩子,虽然装修是否是引发白血病的原因需要进一步证实,但使用不合格装饰材料所挥发出的有害气体的确成为室内的“隐形杀手”。  

西安市中毒诊治中心的郭宝科主任介绍,室内空气污染首先危害呼吸道,会引起或加剧亚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疾患,如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肺炎、哮喘、肺纤维化、肺癌及上呼吸道其它器官的癌症。

………………

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令人不寒而粟。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许多家庭都盖上了新房子,进行了全面的装修,添置了新家具。在高尚住宅和精品家具进入家庭的同时,一些像苯(包含苯、甲苯、二甲苯等)、甲醛、氨气等一些不速之客也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这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令有些人患上不治之症。

另外,现代的人们十分注重生活的质量,渴望创造一个宁静舒适的具有大自然情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便能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从生机盎然的绿色环境中获取享受。

绿色,是生命,是文明,是安全,是充满希望的颜色。用植物绿化人居环境,既可以净化装修后被污染的空气,又可以调节温度,还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而且绿色观叶植物的生物学效应和趣味性是其他物质所难以替代的,又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艺术。它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装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根据本次活动内容,预期12——16课时完成。

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1、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现代人对居室植物装饰的现状,增强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意识。

2、增强学生“爱我家庭,美我家庭”的意识,为家庭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4学生通过与同学、家长、亲友、社会的不断接触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收集、整理和初步运用多种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5、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积极进行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具体目标:

1、调查室内装修后导致的污染情况。

2、了解室内装修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3、调查人们对装修污染的重视程度。

4、通过上网、读书看报等途径了解植物对这种污染物质的净化功能。

5、懂得在室内利用植物有效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6、通过实验验证植物的净化功能。

7、宣传植物的净化作用,美化环境作用。

8、通过图片、宣传语、小报、PPT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七、重难目标:

1、调查室内装修后导致的污染情况。

2、了解室内装修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3、通过实验验证植物的净化功能。

4、宣传植物的净化作用,美化环境作用,怡人心情作用。

活动过程:

(一)自定主题

教师通过对学生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进入预设的情景之中:录象展示,欣赏居室的绿植摆放情况。看完录象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由这个问题启发从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入了预设的主题范围之内,教师先进行情感的渲染,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油然而生。然后让学生到一些人家走一走,看一看,说说你还发现了什么?针对学生的发现展开讨论,由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主题。

预计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花木用途。

2、了解各类植物的生长习性。

3、了解各类植物对室内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作用。

4各居室摆放植物的调查。

拟定方案。

(1)组织、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确定活动内容,讨论活动的价值。

(2)指导学生拟定活动方案。

(3)组织学生讨论活动方案,论证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并修改活动方案。

(4)拟定正式的主题活动方案(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活动目的意义及目标,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途径和方法、相应的条件和预期活动效果。

(三)小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培养方式。为了便于活动的广泛开展,我们将采用分工协作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自由组合,分为:采访组、花木用途调查组、植物生长习性调查组、植物净化作用调查组、种植养护组、宣传组等。学生自由报名参加各小队活动,小队之间的信息资料可以互通共享,既分工又合作。

引导学生讨论制定课题研究小计划,设计出具体内容,包括活动分工(小记者、摄影师等)、调查对象、采访地点、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等。包括活动分工、步骤、方法等方面。(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去,倾听学生的看法、疑难,便于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1、小组分工

时间

 

地点

 

组长

 

组员

 

记录员

 

2、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3、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4、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5、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调查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除了查阅书籍、上网收集外,还可利用星期天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深入采访可在教师的带领下,也可自行组成小采访团,深入到各生活小区、农贸市场、环卫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根据采访的需要,详细了解与垃圾相关的所有信息,并形成较为详细的调查、采访记录,有条件的小组还可保留录音像资料。

A、采访组:

1、采访儿科主任,了解孩子因装修污染导致患病的情况。

2、采访学校里刚搬进新房子的同学,身体状况如何。

 

B、花木用途调查组:

1、拍摄形形色色的花木,感悟花木的美丽。

2、辨认植物种类,了解植物价格情况。

3、调查人们养花情况。

 

C、植物净化作用调查组:

1、收集能净化空气的植物资料。

2、调查人们对植物净化功能的了解程度。

3、调查人们对植物净化空气的利用情况。

 

D、植物生长习性调查组:

1、调查人们养护花木情况。

2、上网收集、处理有关花木生长资料。

 

E、种植养护组:

1、选择一些能净化环境适宜在室内摆放的植物。

2、精心养护这些植物。

3、坚持观察,写好观察日记。

 

F、宣传组:

1、通过手抄报、宣传画对同学进行宣传。

2、走上街头宣传植物净化环境作用。

 

(五)实验研究活动

1植物净化作用实验。

2、如何在室内科学摆放植物,装饰房间,净化空气。

(六)成果总结,交流展示

1、举办展览:刊出各组调查的资料、图片、心得体会等。

2、各组把成果制作成幻灯,进行展示、交流。

3、大家为室内植物装饰研究进一步出谋献策。

(七)活动成果展示

1、学生自己在调查、询问中获得的知识以喜欢的方式,尽可能多形式地展示成果。如:办小报,开展辩论会,写心得体会……。

2、鼓励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的总结,给小区居民写一封信,建议人们科学地进行室内植物装饰,使研究活动真正为人们服务。

(八)活动评价方式

遵循自主、激励性评价原则,采用协商研讨记录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形式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互动式评价表

方式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综合评

准备阶段

活动热情

 

 

 

 

活动计划的制定

 

 

 

 

探究问题的可行性

 

 

 

 

……

 

 

 

 

实施阶段

 

 

克服困难的态度

 

 

 

 

调查访问技巧

 

 

 

 

团队合作精神

 

 

 

 

预期目标的达成度

 

 

 

 

材料的真实性

 

 

 

 

……

 

 

 

 

展示阶段

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成果

 

 

 

 

现场汇报演示

 

 

 

 

……

 

 

 

 

活动反思:

1)教师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班的同学积极响应,显现了很高的参与热情。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现代人对居室植物装饰的现状,认识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收集、整理和初步运用多种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对“生命”这一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懂得了如何呵护生命、珍爱生命,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伏笔。

活动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如由于整个活动的时间跨度相对比较长,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自始至终保持;学生个体之间动手实践的能力差异比较大,有些小组的活动任务集中在了几个同学身上。

如何保持学生活动持久的热情,并让每个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全过程,真正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值得去探索的课题。

2)学生反思:

这次《让绿充盈生命》的班队活动真有意思,它不仅让我明白了家里新房子装修后会有空气污染,会严重危害我们这些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还让我们懂得该用一些有益的植物去消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像摆上仙人球、常春藤、一叶兰等植物净化空气,还我们一方洁净的生活空间,从而更加明白生命的重要性,要好好珍惜我们如花的生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