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文章阅读
四年级综合实践长线活动——《千姿百态的桥》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09-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潘秋萍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一日千里的进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是眼花缭乱的新事物、新知识。怎样教会学生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让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把发现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想研究的问题记在纸条上,牢记在心中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选择一个适合的综合实践方案显得很重要,思考再三,我就提出了认识桥综合实践方案。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桥梁家族对人民生活所起的作用,学习一些关于桥的知识,了解国内外的一些有名的桥的知识或故事。
  2
、通过上网查阅文献、去图书馆查询资料、向家长调查访问等途径,初步掌握通过收集信息、获得知识的能力。
  3
、了解桥的发展历史,桥的分类,领会美丽坚固的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体现,使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是最伟大的这个真理。
  4
、通过查阅资料列出桥梁专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学好科学知识,将来做个桥梁工程师,为人类造福。
  5
、了解家乡的桥,让爷爷、奶奶或老一辈的人说一些家乡桥的小故事。从而让学生通过家乡桥的变化,说明改革开放使我们家乡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培养学生珍惜当前的学习环境,你们长大以后要为家乡建一座宏伟美丽的桥的思想感情。
  6
、设计、制作一个桥的模型,通过小制作活动,丰富科技制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7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锻炼相互沟通的能力,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三、活动形式
  1
、组建活动:建立探究小队。
  2
、信息收集活动:通过各种信息收集活动了解桥的知识,
  3
、采访活动: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桥。
  4
、动手活动:设计、制作一座未来的桥。
  5
、知识重组活动:写心得体会。

四、活动时间:一个月


活动一:组建活动(估计一教时)
一、导入:
   
在我们生活中,桥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在小学的课本里,如:《飞夺泸定桥》、《赵洲桥》等课文介绍了我国一些著名的桥。在课本里,我们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那么同学们肯定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桥的知识,怎样了解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过程:
  1
、组建探究小队
 
1)自愿组合。
   
活动主题确定后,让学生们自愿组成探究小组。以完成整个实践活动。
 
2)可能发生情况:
   
在建组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成了抢手货,有的则成了无人要的弃儿,有的则组合不久就改变主意想重新组合。这是学生在交往合作过程中发生正常现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育,和学生们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交往;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受欢迎,大家不愿和他交往合作;怎样做才能受别人欢迎;在和别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
 
3)小组组建完成。
   
通过老师的引导,一个个探究小组组成了。
  2
、探究小队活动内容
 
1)填写组建表格
         
组建表 
                                      
四(   )班  第(    )小组 

组长

组员1

组员2

组员3

组员4

组员5

组员6

组员7

组员8

 

 

 

 

 

 

 

 

 

 

 

 

 

 

 

 

 

 

 

2)填写探究成员表格

四(    )班  第(   )小组

探究内容

负责人

             

桥梁家族

 

 

 

 

 

 

 

桥的分类

 

 

 

 

 

 

 

桥的历史

 

 

 

 

 

 

 

家乡的桥

 

 

 

 

 

 

 

制作模型

 

 

 

 

 

 

 

三、各小组交流自己的打算和计划。
四、教师对这次组建探究小组的评价。
五、填写名桥录:

四(    )班  第(   )小组

   

桥的名称

设计制造者

 

 

 

 

 

 

 

 

 

 

 

 

六、各小组交流三项表格内容要点。
七、各小组相互评价信息收集活动的效果。
八、评价标准:
   

附:小组互评表

四年级(   )班  第(  )小组

被评小组

途径的多样性25

内容的完整性25

知识的全面性25

收集的有效性25

 

 

 

 

 

 

 

 

 

 

 

 

 

 

 

 

 

 

 

 

 

 

 

 

 

 

九、教师进行知识归类:
  1
、桥的种类:
桥的分类可以从外观、材料、功能、结构来分类
有独木桥、石板桥、拱桥、廊桥、斜拉桥、悬索吊桥、铁索桥、立交桥……
如:

  2、桥的发展历史:
 
1)、古老的桥:独木桥、石板桥、铁索桥。
 
2)、牢固的桥:拱桥、廊桥。
 
3)、多功能的桥:立交桥、铁、公路两用桥
 
4)、现代的桥:斜拉桥、悬索吊桥。
 
5)、将来的桥:跨度越大;用材越少;功能越多
  3
、学生提问,师生一起探究.

 

 活动二:(一)采访活动:(估计两课时,课外一课时,课内一课时)
一、采访活动准备:
  1
、分好小组,选好负责人,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2
、注意点:采访别人,一定要有礼貌哦!
  3
、确定采访地点,准备好采访卡:

采访卡: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文化程度:

回答摘要:

采访问题:1                        

2

3

4

5

四年级(   )班  第(  )小组 小记者:(    

二、学生分小组,分地点进行采访。(因为桥是交通要道,为安全起见,需教师协助进行采访。)
   
附:采访语:
   
1)您好!我们是东青实验学校四(  )班的学生,我们正开展一个关于桥的综合实践活动,现需要您的帮忙,回答如下问题。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2)谢谢您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二)采访后的概括和交流活动:
1
、各小组分头准备采访情况介绍,注意条理性和概括性。
2
、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介绍采访后的情况汇报进行交流。
3
、讨论交流:
 、通过访问、调查,你知道我们家乡的桥怎样变化的?
 、我们家乡的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什么是我们家乡的桥变化的最根本原因?
 
4、可能出现的情况:
 
当答案出现不一致时,引导学生讨论,已求得统一看法。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各抒己见,一般情况下不打断学生发言。
 
学生发表了新的见解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发言积极性。
  5
、教师小结:
   
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社会和谐使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家乡的人民生活富裕了,政府有经济实力来建造美观牢固的大桥方便人民的生活,美化家乡的风景,家乡桥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的政策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座未来的桥。(估计一教时+回家作业)
一、名桥图片欣赏:
   
资源来源:
    1
、学生收集后通过U盘、电子信箱等载体传递。(提前布置)
    2
、教师收集展示。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进行介绍。
   
资源提供者(特指学生)须进行简短的介绍,阐述其为名桥的由来、特点、历史。展示其口头表达能力。
二、设计、制作一座未来的桥。
  1
、思考:
 
1)、你们长大以后要为家乡建一座宏伟美丽的桥吗?
 
2)、你们想设计一座桥属于你自己的吗?
 
3)、通过之前学习的知识,把桥的特征、作用和形状等情况进行统筹考虑,设计一座自心中最美的桥。(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
  2
、、学生对自己设计的桥进行绘画。
  3
、请同学们准备好,介绍自己心爱的桥的名称、地点、形状、用途、材料、优点。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心爱的桥,以求得到大家的认可。
  5
、学生互评:
   
打分标准:优:5分;  良:4分;  一般:3分; 差:2分。

三、教师巡回,对下列可能出现的情况予以指导:
  1
、对桥梁知识不熟悉有明显错误的。
  2
、对某小组或个人有明显情绪倾向的。
  3
、具体单项评分和总评分数有矛盾的。
  4
、教师的评价:
 
1)、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2)、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评价,令学生心服口服。
 
3)、允许学生发言的自由,以理服人。

 

活动四:知识重组活动:写心得体会。
一、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这个学期中,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了各类桥的资料,并对家乡的桥进行了观察、研究以及设计活动,让我们体验桥的美好与神奇,受到艺术的熏陶,并了解到劳动能创造美。知道了桥梁在我们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你一定有好多的感想和体会,现在,你能否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引导学生说出发自肺腑的心声。
三、思考:
  1
、你最欣赏世界或中国或家乡的那一座桥?
  2
、你欣赏这座桥的什么?
  3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这座桥的?
  4
、你在这些课中学到了那些知识?具体分几方面来说一下。如:
 
、综合活动的形式:
 
、信息的收集;
 
、采访活动的方式、方法;
 
、动手设计、制作活动的能力提高;
 
、你在整个小组里所起的作用及感受。
四、写心得体会。
   
提倡人人都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事求是。
五、教师巡回指导,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予以重点指导。
六、有时间的情况下进行交流。

2009.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