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文章阅读
“魂”领文化建设 催生文化硕果
发布时间:2010-09-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春法
“魂”领文化建设 催生文化硕果
——东青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掠影
915下午,马杭中心小学部分教师来到东青实验学校,就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交流研讨。马小的老师介绍了他们在打造校园文化,迎接百年校庆过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东青实验学校的汤国忠校长也就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思考、做法做了介绍。随后,马小的客人还参观了东实校园,考察了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
客人们看到了学校发展的“魂”——“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东实把“全人教育”这个“魂”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并统领文化建设的方向、思路、策略和实施步骤。
客人们看到了学校的两张文化“名片”——感恩与反思。《常州晚报》《南京晨报》和《扬子晚报》先后报道过学校感恩教育的做法,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在市校科级干部培训班上表扬了学校的做法,并把感恩教育的相关做法在常州教育信息网市长推荐夹中做了推荐;《常州教育报》报道了学校反思文化的培育,《常州晚报》也曾报道过学校的教学反思,时任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的沈克强还专门写了点评。
客人们看到了学校文化建设中三个主体——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长首先是个思想者、引领者,其次才是个实践者、创造者。汤国忠校长就是一个典型的校园文化的思想者、引领者。东青实验学校的“全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文化建设思路的确定,文化氛围的宣传布置,文化品牌的做强做大,无不倾注着他的智慧和汗水。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践者、主导者。东青实验学校的教师,有着农村教师的淳朴与热情,也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三风一训”的出台,凝聚了全校教师的心愿;学校环境建设,个个献计献策;班级文化布置,大家各显神通……与此同时,作为主导者,老师们把自己所领会的学校文化的精髓,把学校的精髓通过言传身教、学科渗透、活动培养,悄无声息传到了学生的心灵。作为学生,他不仅是校园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积极的创造者、建设者。东实感恩文化的形成基于感恩教育的成功,而这种文化的外显标志就是学生的一言一行。也正是东实的学生怀揣着感恩的心,努力进取,才不断放大了东实的感恩文化。
客人们看到了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板块。
板块一:三风建设。实验学校组建之初,由于学校是由5所学校合并组建,教师、学生也来自不同学校,所以师生的文化观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何让这些尽快融合,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目标和规范准则,需要形成一种主流文化。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酝酿,并发动全体教师、学生广泛参与制定,最终提炼出了学校的校训(在感恩中成长、在反思中前行)、校风(博爱、求真、睿思、自强)、教风(敬业爱生、精思笃行)和学风(正德至善、乐学会思)。
板块二:班级文化建设。每个教室门口都张贴者块块漂亮醒目的展示牌:“魅力方块字”、“书香盈怀”、“开心一‘刻’”、“诗乐园”……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名称,一条条响亮的争创口号,让人眼睛一亮。这就是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特色班级创建。每学年初,各个班级都提出创建申报,并根据本班的实际,确定了特色班级名称,制订了创建目标和创建措施,并且扎扎实实开展创建活动。创建过程中,学校还开展了“特色班级大家谈”活动。每学年末,学校德育处进行全方位考评,评比表彰一批优秀创建集体。目前,一班一“品”基本形成,班级文化建设呈现个性化、品牌化。
板块三:社团建设。东青实验学校现有文学社、书法组、舞蹈队、航模队等多个学生社团以及书画组俱乐部、编制俱乐部、棋类俱乐部、车友俱乐部等教师社团。社团的主体是学生或教师,学校作为社团的主导者,不仅十分注重思想、科技、文化、体育、服务等各类社团的协调发展,而且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以及社团建设的众多事务中,尽最大能力激发师生的“自主潜能”,强化师生的“自我意识”。如今,东青实验学校社团文化成了引导师生、激励师生、鼓舞师生的一种内在动力,成了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
板块四:制度建设。实验学校成立以后,在探索和尝试中逐步完善了学校制度文化。目前,一整套完备的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物管理、安全文明管理等制度已经形成,也凸显了许多亮点。
客人们还看到学校创设的多种氛围。实验学校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各区按照“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依据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目标进行了育人环境的创设。路灯柱上,“感恩生活,让我们扬起希望的风帆;”“感恩父母,赐予我们宝贵的生命;”“感恩老师,引领我们健康成长;”……各种感恩宣传语醒目,读后让人回味。感恩墙上,一个个动人的画面,是同学们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是同学们情感真实的流露……花坛内,插上了学生自己编写的爱护花草树木的警示小标语;楼道内的墙壁上悬挂着师生自己制作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班级里的感恩角,诉说着一个个感人的事迹……从校门口大石块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到小石块上的“真”“美”“爱”等,从楼梯口的“感恩建议”到科技长廊、心理健康长廊,从各楼的名画名建筑欣赏到洗手间的文化,从常青园的“且行且思”到感恩园的“饮水思源”……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文化的气息。
如果说校园环境的布置是硬文化的话,那么文化活动的推进则是软文化建设了。自实验学校组建以来,已经连续组织了5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师生书画比赛、学生才艺展示、文娱汇演、摄影比赛等等。艺术节成立师生展示才华、彰显个性的大舞台。学校每年还组织各类读书活动,汤皓越、周中正等同学先后在全国级的读书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图书馆成了同学们最喜欢的去处。
参观结束,有马小的老师说出了这样的感受:让每一块墙面说话,让每个活动成为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依托多种文化氛围,东青实验学校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撰稿:沈春法 摄影:曹伟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