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新基础教育”规划论证会在东青实验学校举行
“新基础教育”主张今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并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体现,课堂教学不仅不能例外,更是一个主要领域。

为了深入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班级建设以及学校领导与管理,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变革和转型,3月14日,武进区“新基础教育”规划论证会在东青实验学校举行。星韵实验学校、牛塘中心小学和东青实验学校三所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校长和部分中层共同参加了这次规划论证会。区教育局张世善副局长莅临指导,基教科孙雨青副科长主持会议。
上午,东青实验学校八名教师向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组汇报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班队共八节课,专家们分成四组对实验教师分别进行了具体指导,个个“盲点”,在专家们宏阔的视野下被清晰扫描,条条“迷津”,在专家的坦诚指点下豁然开朗。听完专家的点评,潘老师由衷地表示:“真是不评不知道,一评吓一跳,听了专家的点评才知道我还有这么大可以提升的空间和潜力,真心喜欢专家的直言不讳。我还要工作三十多年,我相信新基础教育真的会改变我未来的教育生涯。”
下午,汤国忠、吕荣法、蒋慧琴三位校长分别向专家组汇报了各校“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三年规划,吴亚萍等四位教授对三所学校的研究规划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证,并对规划文本的框架结构、文本要修改的问题、近期做什么和怎么做等具体问题作了详细的指导,尤其对长程设计、节点推进、过程调整以及经验提炼放大亮点等具体策略和措施作了具体说明。专家们深厚的理论功底,不虚美、不隐恶的学术品格,使在座的每一位确信,“新基础教育”一定会给每一所实验学校带来深远的变革。
张世善副局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说,“新基础教育”不仅引领了思维方式,还提供了技术方式,各校形成规划的过程也是上接“仙气”、下接地气,凝聚人气、自成底气的过程。他强调,各校要把思想融入到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去,把管理主动统筹到新基础研究中去;要规范与民主并重,师德与业务并行;要培育现代学校文化,提升课堂教学的文化价值;要做实践的思考者,做思考的实践者。最后,张局长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来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希望专家们能多关注武进教育,让新基础教育成为促进武进教育内涵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基础教育”规划论证会的举行,既是各校对新基础教育理论再学习和对学校自身发展路径再认识的一次教育观念的集中展示,也是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依据合作协议为各校举办的一场发展规划的技术指导和高端引领,它为三所学校指引并建立了新的参照系,也为学校的主动发展确定了新的时间表。
武进电视台也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报道,并对东青实验学校汤国忠校长作了现场采访。
(撰稿:梅亚锋 摄影:梅亚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