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雨伞,撑出“悲天悯人”的情怀
5月17日中午,正是学校就餐时间。常州电视台记者驱车赶到东青实验学校,要采访六年级学生谢子敏。怎么回事?学校领导纳闷,教师也纳闷。
班主任从食堂找到了谢子敏同学。从记者与孩子的交流中,学校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5月14日傍晚,谢子敏同学正在家里做着作业,忽然听到母亲在门口叫喊马路上发生了车祸。当时天正下着雨,谢子敏一家人拿起雨伞赶到事故现场,发现已经有一些乡邻在围观。只见一位老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但没有一个人上前施救。老人躺在马路中央十分危险,谢子敏的父亲赶紧指挥起了交通,以防过往车辆不小心再次压到老人。谢子敏走到老人跟前,发现老人昏迷不醒,满脸是血,他赶紧撑起雨伞,为老人遮挡住越来越大的雨水。直到三十多分钟后救护车赶来,他和父亲才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虽然老人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但一名小学生见难相助、见死相救的热心之举依然感动了不少路人,也感动了老人的家属。老人的女儿带着常州电视台的记者特意赶到学校,亲自向谢子敏同学道谢。当谢子敏从记者的口中得知老人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时,他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此事经常州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谢子敏同学的善心之举被媒体赞为“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
5月18日中午,当学校的小记者去采访谢子敏时,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学校的名人。下面记录了小记者和谢子敏同学的一段对话。(以下简称“记”和“谢”)
记:“谢子敏,你做了这么好的一件事,为什么没有向老师和同学说起?”
谢:“我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需要讲的。我其实也没做什么,只不过就为他打了打伞。”
记:“你能向我们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谢:“当时,我看到一个老人躺在马路上,头上全是血,我怕雨水会淋到他的伤口,就给他用伞挡雨。”
记:“那你看到血,一点都不害怕吗?”
谢:“害怕,我平时很怕见到血,杀鸡我都不敢看。”
记:“你怕血,为什么还为受伤的老人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伞呢?”
谢:“我看到他当时还有呼吸,就想帮他一些忙,希望他还有救……”
令谢子敏没有想到的是,他在雨地里三十多分钟的坚守竟是给那位老人送去的最后关怀!
他的想法原是那么简单,他的话语也是那么朴素,但正是这份简单与朴素,提纯了一名小学生的平凡良心,让人们在惊叹和感动之余生出一些欣慰:这个社会不乏善良,这个世界依旧温暖;对待生命,我们还有尊重。
一名见到血都感到害怕的学生,却在伤者命悬一线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一把雨伞为他足足撑了三十多分钟。这把伞,撑起的不仅仅是一位垂危的老人,更撑起了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份悲悯,也不仅仅是对伤者的挽救,更是对社会良心的挽救。
(撰稿:梅亚锋 摄影:常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