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堂,孩子的课堂
在即将要举行的生命教育周启动仪式暨生命教育课程观摩活动上,我校周丽敏老师执教的生命教育课《成长的烦恼》将作为内容之一,在活动中呈现。为了解我校的筹备情况,并保证启动仪式的顺利举行,
三位领导在听完课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以生为本”这一词。这也意味着不管生命教育课,还是这学期我校着力打造的生命课堂,都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展开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潘处和孙科就课堂中的一些细节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如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教学环节的精致化设计等。最后,胡处就这节课作了高屋建瓴地指导。她指出:第一,目标定位。一节30分钟的课,教学目标应该少一点,小一点。每一个目标应该落到实处,而不是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场。第二,有效方法。走出烦恼的方法,不应该是教师概念化的揭示,而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容易掌握的方法。第三,灵活一点。由于专题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因此,课堂组织形式可以更灵活一些,以此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听了领导们的宝贵意见,在座老师有如醍醐灌顶,尤其是周丽敏老师,对于如何上好这节课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同时,此次生命教育课的开展无疑也有效推进了我校生命课堂的构建。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形态,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想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将会成为每一个东实教师的追求。
(东青实验学校供稿 撰稿:小舟 摄影:章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