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东青实验学校陈雅丽老师在七四班开设了一节公开课,六至九年级的英语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
本次陈老师所展示的为7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课型为听说课。针对听说课的课型特点,在设计活动时,陈老师充分注意师生互动,让学生有话可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Speak-up部分,陈老师由学生熟悉的“周末活动”谈起,先让学生猜测老师喜爱的周末活动有哪些,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然后呈现新课内容,听有关Millie和Tommy的周末活动;最后又回到日常生活,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周末安排。整个设计环节循序渐进,由日常生活到课本,再回归到日常,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
在听力环节,陈老师也都能做到逐层铺垫:在听力之前给出学习技巧,为学生搭建“支架”;在听力之后的输出环节,还设计了“设计海报”的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使用。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也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观课感受。他们认为,陈老师整节课的设计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固有的水平,重在基础,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把握比较准确。同时,在课堂表现上,也能够注重师生间的互动: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从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通过本次的活动,让老师意识到孩子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不妨“大胆”一些,给予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避免“哑巴式”英语的出现。
(撰稿:陈雅丽 摄影:范佳怡)